首页 > 名家论坛 > 名家专栏

三八节话女人 强化家庭不必让妇女回家

2015-05-23 14:32:28 | 中华商标

文/西格(旅欧评论人)

 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。几天前,“孩子未满十岁,夫妻不能协议离婚”,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一份提案,因为这句话而变得像个笑话,成为媒体焦点。民革中央从善如流,立即将它从提案中删除,改为“在保护婚姻自由的同时,也需要保护当事人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。有未成年子女的,协议离婚前须让未成年子女表达其真实的意愿”。

  “真实的意愿”是指愿意跟谁一起生活呢,还是是否同意父母离婚?如果是前者,法律早已实践;如果是后者,除非实在受不了父母每天吵架打架,未满十岁的孩子大概都会表示不同意吧——也就是说,它和未修改前的意思差不多。

  根据媒体报道,这份提案建议在婚姻法中,确立“未成年子女权益最大化”原则,强化对未成年子女正当权益的保护。提案还认为婚姻法对妇女正当权益保护不足,家庭财产认定范围过窄,没有将家务劳动等无酬劳动纳入到夫妻财产范围中;离婚后无收入来源且无过错女方权益保障等。提案建议,适时修改婚姻法,完善婚姻家庭财产制度。

  那个“笑话”所掩盖的,其实是一份严肃的政策建议,意在强化家庭。强化家庭政策,是美国、德国等西方社会的主流倾向。它以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名义面世,却因其短期效果和长期策略的矛盾备受争议。

  社会主义阵营“去家庭化”

  冷战时期,家庭观念在两个阵营呈现不同的走势。社会主义阵营实行“去家庭化”政策,鼓励妇女走出家庭,加入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。无论是苏联、东欧还是中国,妇女劳动就业率都大幅提高,对男人和家庭的依赖性减弱,成为和男人一样受国家直接控制的劳动力资源。革命干部在纷纷抛弃发妻、重组家庭的同时,普通群众也明白了恋爱自由、婚姻自由的道理。

  但是,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使得国家成为掌控一切的大家长,压制了包括女性在内的大多数人的自由和独立。妇女同时也成为国家的生育机器,在大多数时候被鼓励生孩子,后来在中国又被鼓励少生孩子。由于这一阵营的国家经济状况普遍糟糕,国家承诺的妇女儿童福利不少是一纸空文。

  德国“强化家庭”

  同一时间,资本主义阵营普遍实行“强化家庭”政策。西德政府认为家庭稳定关系文化传承,母亲亲自育儿有利于国家未来。其法律一度规定,女人只有在男人挣钱不足以养家,或者不影响家庭义务的情况下,才能外出工作。后来这些不平等规定被取消,但是重视妇女传统家庭角色的政策取向延续至今。

  尽管现在的默克尔总理足智多谋,政绩显赫,但是她并非普通德国妇女的榜样,部分原因在于她没有孩子。“母仪天下”的人是国防部长冯德兰(Ursula von der Leyen),她曾任家庭部长、劳工部长,不仅支持强化家庭政策,而且身先士卒,一口气生了七个孩子。她在令人佩服的同时,也成为媒体上的笑话。

  除了自七十年代开始的儿童津贴(Kindergeld)外,2013年德国又新增育儿津贴(betreuungsgeld)。强化家庭的政策导致德国社会公共设施不足,不少家庭没有机会让孩子上满意的幼儿园。德国今年税收大旺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,我所在的县却财政破产了,公立幼儿园得不到政府拨款,突然要求家长缴纳和私立幼儿园一样贵的费用。于是,我看见一些妈妈把孩子领出来,自己整天带着在广场上玩。幸好,这些全职妈妈可以从联邦政府或州政府领一些补贴。

  然而,育儿津贴这一“惠民政策”却阻碍重重,差点流产。执政党之一的基社盟(CSU)就2009年提出这一政策,并白纸黑字地写进了黑黄联盟的执政协议。但是,由于反对声音太大,基社盟以退出执政党联盟相威胁,也未能如期实施,四年之后才勉强通过。反对它的人,恰好是妇女权益的主张者。女权主义者说,育儿津贴让人想到妇女围着孩子、锅灶和教堂转的旧时代,因此它被称为“锅灶费(Herdprämie)”。绿党发言人认为,女孩子在学校普遍成绩优于男生,但是这个法案却把他们拉回到小家庭,这是全社会的损失。

  美国“让妇女回家”

  二战后的美国,更是掀起一场“让妇女回家”的运动。政府支持媒体发动舆论战争,描绘着最美好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蓝图:在带花园的大房子里,男人一大早起床,吃了妻子精心准备的早餐后吻别上班。妻子送孩子上幼儿园,然后买菜买花,清扫庭院,去学校尽义务,接孩子回家。在夕阳的余晖中,丈夫开车回家,看见孩子在庭院嬉戏,带着围裙的妻子从厨房出来迎接。

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贝蒂•弗里丹于1963年出版了《女性的奥秘》,揭露这种在“美好生活”中妇女所受的压制、剥削和欺骗。书中认为,所谓男主外、女主内,男人强大女人温顺,并不是什么自然的秩序,或者人性的需求,而是社会强加给男人和女的特征。这本书成为新一轮女权主义运动的滥觞之作。

  经过二十多年的民权运动之后,保守势力在九十年代回潮。家庭崩溃论像一个幽灵漂浮在美国的上空,小布什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婚姻巩固。从小成绩优异、跳级读书的米歇尔•奥巴马,为了当好“国母”,不得不退出如鱼得水的律师行业,到白宫种菜养花,相夫教子。

  保守势力应该感到尴尬的是,即便从强化家庭的目标看,他们主张的政策也是失败的。德国和美国生育率长期低迷,离婚率却居高不下。相比之下,左翼思想浓厚的法国,婴儿出生率和妇女就业率双丰收。在所有国家,再婚、晚婚、非婚及同性婚姻等多元家庭日渐增多。右翼思想强调传统家庭,以为这样可以让家庭数量多而质量高。左翼思想主张一视同仁,而且要求社会分担妇女和家庭的职责。我有一些法国的女性朋友,家庭事业兼顾,十分劳累,但是至少她们的孩子可以指望社会,免费入托,免费上学,而且幼儿园和学校的质量都不差。

  应承认家庭与婚姻形式的多样化

  德国离婚不易,都要经过法院判决,还要有一至三年的分居期。离婚之后,收入高的一方(通常是男方)要把很大一部分收入支付收入低的一方,直到对方再婚为止。不管你多么有权有钱,像前总理施罗德那样,连续离婚几次,就有些不堪重负了。这在很大程度上,的确保护了未成年孩子及奉献家庭的女人的利益。但是,它并没有阻止离婚率的攀升。而且,因生育而失业的妇女,离婚后还得依靠前夫的收入生活,有时还会遇到对方瞒报或者抵赖,她也不会过得多快乐。

  法国妇女适龄就业率超过80%,生育率超过2(人均2 个孩子),非婚生育率超过50%,平均生育年龄30岁。可见如果国家责任到位,妇女参与社会工作,未必就和生儿育女相矛盾;如果两者矛盾,她们会满足前者(就业率高及晚婚晚育)。其次,应该承认家庭及婚姻形式的多元化。强化家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非传统婚姻的歧视(尽管这些年在德国和美国已有诸多改善)。

  再说回未成年人的保护。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确会面临诸多问题,不少调查显示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成就也相对较低。但是,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一方缺失,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歧视造成的,恐怕值得细究。有调查显示,在单亲孩子的心理问题中,怕人讥笑排在第一,高于怨恨父母、怕被遗弃及自责等因素。主流社会越强调传统意义上的“完整家庭”,这些孩子所受伤害就越大。也有研究认为,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独立性和自信心,近年来美国两任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,都曾经是没有爹的可怜儿。

  ——显然,微妙的家庭与家庭政策,都仍需要我们仔细辨识,再做定论。


(网站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,中华商标品牌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本文仅作参考,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)
文章来源:搜狐评论
0.070381s